说下自从这个月一号发帖以来的阶段性总结:
近半个月的时间,用移动端测试进了门票(klook,trip,expedia),酒店(booking),谷歌商店(google play),购物(保密),礼品卡(保密)等诸多类别,都是新注册的账户当天打为主,没有使用ck号,以测试风控程度,测试结果都发图到群里过,就懒得在这里贴图了,综合测试情况来看,最后提炼总结下移动端的核心风控逻辑:1 从设备来说,移动端真机效果好于雷电模拟器,所以有真机资源的可以把设备换成真机使用,没有的,可以测试模拟器和云手机效果,除少部分特殊平台,基本模拟器就可以满足需求,总结来说风控程度电脑端大于模拟器大于云手机大于真机,可以看项目要求和自身资源,逐步尝试调整
2 从环境和ip来看,移动端的app基本对此风控很低,基本快连都可以满足需求,有资源的使用原生手机卡的,基本可以把风控降到最低,对app的风控,ip尝试顺序可以为快连,代理,原生移动IP,看程度选择适用的
3 在操作上可以先使用电脑端测试,觉得难进的,可以换成移动端的网页版,还觉得有问题的,可以最后换成app,分步骤来测试你的项目,可以对项目的风控有更清楚认知
4 移动端还有一个特性,是能规避掉很多平台的新账户风控问题,所以项目比较吃账户的,都可以试试移动端,看效果会不会和买的ck号一样,甚至更好
5 每一个app都可以当成不同的独立项目来看,甚至不同国家,同一个app的风控都会不同,多尝试会有更多新发现,根据风控模型来调整测试方向,不要一味觉得现在风控高就进不去,想想你进不去,正常用户也会被拒,肯定是有方法改进的
6 所有以上操作,你把自己当正常用户来模拟行为习惯就可以了,不要觉得麻烦,也不要拍脑袋硬怼就行,现在的风控不是以前,有个对的卡头就可以随便进了,看看现在ai的发展速度就知道会越来越难了,多思考多归纳多总结,最好形成数据统计的习惯,用一点点变量来看测试效果,慢慢就能找到方法了
这是移动端的最后总结了,整个风控模型不会只是我讲的这些内容,但基础框架已经说清了,剩下的看各人实操和思考了